kill sharing
獸藥知識 | 硫酸慶大霉素的臨床藥理與配伍技術
閱讀次數:863 發布時間:2023年10月20日
硫酸慶大霉素是由小單孢菌所產生的天然抗菌藥,它是一種多組分的氨基糖苷類廣譜抗生素。
硫酸慶大霉素的抗菌抗支原體的作用機制是:通過作用于細菌體內的核糖體,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,并破壞細菌細胞膜的完整性而產生不可逆的殺菌作用。
硫酸慶大霉素首先經被動擴散通過細胞外膜孔蛋白,然后經轉運系統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菌細胞內,并不可逆地結合到分離的核糖體30S亞基上,導致A位的破壞,從而可以產生以下抗菌作用:
一是阻止氨tRNA在A位的正確定位,尤其是妨礙甲硫氨酰tRNA的結合,從而干擾功能性核糖體的組裝,抑制70S始動復合物的形成而發揮抗菌效力。
二是通過誘導tRNA與mRNA密碼三聯體錯誤匹配,引起完整核糖體的30S亞基錯讀遺傳密碼,造成錯誤的氨基酸插入蛋白質結構,導致異常的、無功能的蛋白質合成而發揮抗菌作用。
三是阻礙終止因子與A位結合,使已合成的肽鏈不能釋放,并阻止70S完整核糖體解離而發揮廣譜抗菌作用。
四是阻礙多核糖體的解聚和組裝過程,造成細菌體內的核糖體耗竭而殺菌。
據此,硫酸慶大霉素在抗菌譜上對沙門氏菌、變形桿菌(吲哚陽性和陰性)屬、大腸桿菌、克雷白菌屬、腸桿菌屬、志賀菌屬、枸櫞酸桿菌屬、奈瑟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(不包括耐甲氧西西林菌株)有較強的抗菌活性。
硫酸慶大霉素對鏈球菌(包括化膿性鏈球菌、肺炎球菌、糞鏈球菌等)、厭氧菌(擬桿菌屬)、結核桿菌、立克次體、病毒和真菌無效。
在獸醫治療臨床上對大腸桿菌、產氣桿菌、克雷白桿菌、奇異變形桿菌、某些吲哚變形桿菌、綠膿桿菌、某些奈瑟菌、某些無色素沙雷桿菌和志賀菌等革蘭陰性菌有抗菌作用。
在革蘭氏陽性菌中,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本品敏感;鏈球菌對本品耐藥。厭氧菌、結核桿菌、立克次體、病毒和真菌亦對本品耐藥。
近年,由于硫酸慶大霉素的廣泛應用,耐藥菌株逐漸增多,綠膿桿菌、克雷白桿菌和沙雷桿菌、吲哚陽性變形桿菌對本品的耐藥率甚高。
硫酸慶大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產氣桿菌、奇異變形桿菌、綠膿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作用較強,并對支原體的作用也比較確切。
因此在獸醫臨床治療上,硫酸慶大霉素注射適用于敏感細菌所致的敗血癥、大腸桿菌造成的包心包肝、沙門氏菌病、支原體病等嚴重感染;其口服可用于多種細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、胃腸道感染(包括腹膜炎)等。
硫酸慶大霉素肌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。其吸收后,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,其中5~15%再分布到組織中,分布容積為0.2~0.25L/kg(0.06~0.63L/kg)。支氣管分泌物、腦脊液中含藥量少。
其蛋白結合率低或很低。肌內注射后30~60分鐘血藥濃度達峰值,單次給藥2.5mg/kg后可達3~6μg/ml;機體發熱或局部有炎癥反應的,則血藥濃度可能有所降低。
硫酸慶大霉素在體內不代謝,經腎小球濾過排出,尿中濃度可超過100μg/ml,24小時內可排出50~93%。給藥12小時內可排出10%。
1.適用于細菌造成的膿毒血癥、敗血癥等疾病的治療。
2.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、腹膜炎等病的治療。
3.與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硫酸黏菌素等一起配伍,可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。
4.與鹽酸林可霉素一起配伍,可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壞死性皮炎、糞腸球菌等引起的感染感染性疾病的治療
5.肌內注射并聯用林可霉素及甲硝唑可用于減少閹雞后感染發生率。
6.與轉移因子注射液一起注射,可治療雞滑膜炎導致的關節和腳墊腫大等的治療。
7.慶大霉素也可用于治療利斯特菌病。
新華星二維碼